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6月16日在我校15楼会议召开2021年农村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南通市各县市区、扬州市各县市区、溧阳市、盐城大丰区、盐城亭湖区、泰州姜堰区等地的卫健委分管领导,以及基层卫生科和人事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校长王建军、教务处处长张伟、海安校区副主任金山祥等参会。会议由校纪委书记、副校长房加洲主持。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建军作欢迎辞,代表学校感谢各卫健委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王建军指出,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我校于2013年起开设“农村医学”专业,采取“政、校、院”合作办学机制,由学校与县市区卫健委签订定向委培协议,保质保量为农村基层输送医学人才,实现“对口”培养。有效缓解了江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的现状,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各地卫健委对委托学校培养的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围绕本地委培生培养、带教、就业,以及乡村执业助理医师和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提升等工作,做了会上经验交流。各地围绕“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纷纷出台了培养、激励、使用等相应措施,为委培生的学历提升、技能强化、薪酬待遇、晋升渠道等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会上,海安校区葛乃贵主任宣读了2020-2021学年度优秀实习生的表扬决定,农村医学专业毛静芳主任对2021届毕业生实习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做了情况说明,海安校区教务科科长史传来就2021届毕业工作、2021-2022学年度实习安排、2021年暑期见习等工作做了详细部署。
房加洲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拓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政校院深度融合,三元育人,大力开展“2+1+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基层医务工作者。
供稿:海安校区 金山祥 供图: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