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三支部组织策划了“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一老一小’健康科普宣讲”系列活动,主要面向社区老龄居民和学校低龄学生进行基本健康保健和常用急救知识宣讲,旨在通过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帮助老人和孩童掌握基础的自我保健和急救能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养。
活动一:关注老龄群体,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
9月23日,三支部联合市经济开发区新开街道天星社区举行了老年人健康知识科普宣讲专题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常用照护技能、失能老人健康照护技能、老年人常见意外伤害、家庭常用急救基本技能等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开展,支部部分党员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及部分社区居民参与了现场宣讲活动,支部其他党员及社区广大居民均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了线上学习。
“失能老人分为半失能和卧床老人。对于日常卧床的老人,主要是要防止压疮的产生,有条件的可以为老人准备气垫床……”陈玉华教授通过视频播放和仿真模型现场演示,细致的介绍了失能老人各阶段的症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和失能老人日常清洁、进食、排泄处理、翻身、用药、跌倒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照护技能。
缪爱云老师结合专业特长为社区人员介绍了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海姆立克急救技术等常用急救技能,并借助模型人进行了现场技能展示。“平常家里老人和小孩都容易噎食,今后心里就有底了。”家住中港翡翠城的年轻妈妈吴红宇在老师指导下利用模型进行了现场练习。
活动二:关注低龄群体,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9月26日,三支部联合市经济开发区星湖小学举行了青少年健康知识科普宣讲专题活动,主要包括面向低年级小学生介绍常用口腔卫生保健、眼视力保健、心理健康等基础知识,面向学校教师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颈腰椎健康保健等知识讲座。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开展,支部部分党员代表和学校教师、二年级全体学生参与了现场宣讲活动,支部其他党员均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了线上学习。
袁俐教授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到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健康有序的生活作息等预防疾病发生,详细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袁教授关心指导年轻的教师群体要学会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排解工作压力,在身体发出某些信号时能及时警惕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姚琴老师通过简单生动的讲解向二年级小朋友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关爱口腔、呵护牙齿,如何科学用眼、保护视力,如何卫生洗手、正确防病等。提醒小朋友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科学的生活作息,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早日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
近年来,学校以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不断加强专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底,学校以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共同构建而成的护理专业群,以“一老一小”为主体,致力于构建服务于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体系,培养服务于生命各阶段的护理应用人才,护理专业群获首批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支部依托专业群建设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将医学专业知识通过科普宣传送进社区和小学课堂,为老龄群体和青少年儿童提供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覆盖人群超300人,实现了党建发展与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
(供稿:三支部)